兒童神經科 王安慶醫師/陳錫洲醫師
一、前言
從嬰兒學會翻滾起到學會跑跳之年齡,孩童發生跌傷頭部的可能性,幾乎是無法避免。據國內統計結果,零至五歲的孩童發生頭部外傷的機率比五至十四歲高,男孩比女孩多兩倍。兒童的頭部外傷大多預後良好,約有1%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二、病因
小兒頭部外傷發生的原因有常見有如摔倒,跌落,受虐,交通事故等。
三、臨床症狀
?床症?的嚴重程?與受傷的機轉有關,?如交通事故的?道很大或者直接撞擊頭部的影響就相對比較大。而孩童常?症?是直接撞擊的頭皮或臉部造成可以摸到腫塊或看到瘀血。腦震盪也很常見,孩童?床上可能會出現?即的、短暫的意?變化,也有可能出現視覺及平衡功能障礙。此外,孩童頭部外傷最擔心的就是?道太嚴重造成顱骨骨折、顱內出血及腦挫傷,這在外觀上看?出?,但臨床上大都會表現出症?。另外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搖晃嬰兒症候群」:這是一個發生於嬰兒時期、非外傷性的嚴重腦傷,主因為這個?紀的孩童他們的頭部支撐?尚未穩定,腦部組織尚未成熟,因此外?搖晃的??,尤其是加速減速的變化,常引起腦部的傷害。?床上如果遇到嬰兒出現?明原因的嘔吐、意?障礙及抽搐時,就必需考慮到這個可能性。「搖晃嬰兒症候群」有可能是兒童受虐個案,依法?是有通報的義務。
四、就醫及治療原則
頭部外傷後,靜養仔細觀察是最重要的,但是當孩童發生下列症狀時,建議立即送醫,如抽搐,頭痛越來越嚴重,持續嘔吐發生,兩側瞳孔大小不一,不易叫醒,或意識不清,肢體呈現無力或出現異常狀態如無法正常走路、爬行或講話,極度地哭鬧,躁動不安,鼻孔或耳朵流出血樣或水樣的液體。
五、居家照護事項
頭部外傷的居家照顧方法,若發生瘀傷,可在瘀傷部位冰敷,減少腫脹的程度,雖然小孩頭部外傷常會出現鵝蛋般的腫塊,但腫塊大小並不代表受傷的嚴重程度或併發症是否發生的可能性。最重要是後續的觀察,特別是在受傷後72小時或更長時間內。因此在受傷後,應注意每隔幾個鐘頭檢查病人一次,以確保併發症是否發生,如有上述徵狀,應立即送醫。而且在發生事件6小時內應避免進食,至多飲用開水,6小時後若有噁心,嘔吐的症狀,應避免進食。頭部外傷常是意外引起,而意外往往是可以預防的,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及隨時隨地的警覺心,是減少意外的是?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