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嬰兒搖晃症候群

三軍總醫院兒童神經科

王安慶醫師/陳錫洲醫師

             96年8月26日

 

一、 前言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因為施加於嬰兒或是幼小孩童頭部劇烈的來回搖晃,突然前後急速移動而毀壞腦細胞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可能會併發硬腦膜下出血、腦水腫、及視網膜出血或伴隨蜘蛛膜下腔出血。

 

二、病因

嬰兒搖晃症候群可發生在剛出生至四歲之孩童,而以一歲以下之幼兒最為常見。主要原因為幼兒期腦部發育相對較快,但頸部肌肉卻因發育未完全而顯得軟弱無力,且顱底較平,使腦部較不能固定,故造成腦部較容易受外力而晃動。同時嬰幼兒困腦部因含水分較高且髓化未完全,更易受旋轉力傷害而造成廣泛性軸索受傷。故臨床上只要是嬰幼兒被劇烈前後過度用力搖晃即有可能導致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一般而言,常見為照顧的大人以雙手置於幼兒腋下或雙臂,用力搖動幼兒造成,但其他的動作也可能導致傷害,譬如反覆的將小孩拋向空中、將小寶寶架在肩膀或背上搖動、騎坐在大人的腳或膝蓋上晃動、或旋轉等。

 

三、臨床症狀

臨床上嬰兒搖晃症候群會出現哭鬧不停、嘔吐、嗜睡、昏迷、呼吸暫停、抽搐、心跳過慢等症狀。百分之二十五嬰兒搖晃症候群無合併頭部瘀傷或身體其他地方骨折,但文獻報當約有80%之嬰孩會出現視網膜出血或視神經鞘出血,若臨床上遇有懷疑嬰兒搖晃症候群時,應詳細檢查眼底看有無視網膜出血及電腦斷層掃瞄以觀察顱內情況。臨床上,若四歲以下幼兒有下列症狀如硬腦膜下出血、腦水腫及廣泛性軸索受損,視網膜出血及視神經鞘出血,臨床檢查未發現有明顯頭部外傷、感染、代謝或出血異常,身上其他部位骨折或肩膀上臂有瘀傷,症狀與發生過程陳述不符時,就要懷疑是嬰兒搖晃症候群,應通知醫院社工人員協助處理。但切記「嬰幼兒頭部震癲症病例」不一定等同於“受虐”。

 

四、就醫及治療原則

嬰兒搖晃症候群此為造成嬰幼兒因外力傷害而死亡或長期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可能出現的後遺症會因腦部受損情況各異,約有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會死亡,三分之一會康復,有三分之一會出現發育遲緩、認知失調、腦性麻痺、抽搐及失明等後遺症。

 

五、居家照護事項

嬰幼兒為何會被劇烈搖晃中,除少部分是由兒虐造成之外,有一部分是因為寶寶經常哭鬧不安,而照顧的大人無法安撫或不得要領時,企圖阻止幼兒繼續哭鬧而以雙手置於幼兒腋下或雙臂,前後用力搖動過於劇烈而發生。哭是嬰兒表達身體不舒服的唯一方法,因此如何面對嬰幼兒的哭鬧,是為人父母者必修的功課。切記,所有照顧者,都應該灌輸這個觀念,千萬不要以暴力粗魯的劇烈搖晃企圖制止嬰幼兒哭鬧,大部分是適得其反的,更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